导语:
2016年10月21日,以“共创共享共赢,开启智能时代”为主题的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。本届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,大会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——专业论坛、博览会、机器人大赛,被誉为机器人领域的“达沃斯”、中国的“汉诺威展”、机器人界的“奥运会”。
作为本次机器人大会的重头戏,机器人博览会展馆的室内外展览面积高达4万平方米。走进展厅,最吸引人们目光的就是各个展位上功能不同的人形机器人。他们之中有的能画像,20秒一幅速写,两分钟一张素描;有的身穿古装,提笔疾书有模有样;有的会下棋,摆好棋局邀人一较高下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除了画像、书法等技能,许多智能人形机器人已是“能说会道”,可与观众对答如流,不仅能做前台咨询员、智能迎宾员,还能担任博物馆的讲解员等职务。
图注:展区内备受关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能机器人“佳佳”
除人形机器人外,展会现场还有采用仿生学技术制造的机器鱼。只见两条红色“锦鲤”在大玻璃缸里摇头摆尾,要不是鱼头上泛着的荧光有些蹊跷,几乎就能以假乱真,这种机器鱼身上带着传感器,可以下潜至50米的水深,主要应用于水质监测。特别是在水族馆、科技馆等展示场所,水箱内放置传统的监测机器不仅有碍观赏,更有可能影响鱼群的作息,因此机器鱼是最合适的监测“人选”。
另一场仿生蝴蝶表演秀也在上演,只见一群展开翅膀后足有半米宽的大蝴蝶轻盈地飞到半空中,时而集体行动,时而分头完成指定动作。别看这些仿生蝴蝶看起来弱不禁风,却能被训练成为“空中侦察兵”,据设计者介绍,未来它们有望成为无人机搜救员。
图注:一款智能协作机器人在展示冲泡咖啡服务。
在工业机器人展区,各类机械臂林立,多种医疗、康复机器人都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问询。其中,由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带来的一款智能颈椎康复机器人精通中西医,患者只需将其病历输入系统,他就会“开”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这款机器人集3D定位、智能牵引、定量治疗、中医按摩、磁疗热疗于一身,还能对康复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,并评定康复效果。
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将持续至25日,除机器人博览会之外,大会还包括机器人大赛及论坛。其中,大赛将围绕空中无人机、水中机器人、地面无人驾驶等板块设置6项比赛。22场专题论坛将专注于不同机器人领域,涉及机器人教育、无人驾驶、无人机、法律与政策、人工智能、特种机器人、医疗机器人等方面,涵盖了当前机器人应用的最新技术及行业热点。